close

大般若經簡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節錄自: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)

《大般若經》,全稱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(梵文:Mahaprajnaparamita Sutra),簡稱《般若經》,佛教經典,為宣說「諸法皆空」之義的大乘佛教般若類經典的彙編。該經為唐朝玄奘法師譯,共600卷。「般若波羅蜜多」,意譯「智慧到彼岸」。此經主旨在闡明萬事萬物都出於「因緣和合」,故其「自性本空」,因而後世也稱「空經」。

翻譯

《大般若經·第六分法性品》(卷六)一般認為《大般若經》在印度貴霜王朝時在南印度廣為流行,梵文本多數仍存。後來在北印度開始普及,並開始經過於闐傳入中國。

此經的翻譯情況較為複雜,最初是東漢的支婁迦讖譯出《道行般若經》十卷,三國時期曹魏僧人朱士行曾在洛陽講《道行般若經》,覺行文簡略,意義難以貫通,於是在甘露五年(260年)到于闐求得梵文原本,共計九十章,由同行者帶回中國,由無羅叉和竺叔蘭共同翻譯,即《放光般若的波羅蜜多經》。異譯本包括三國吳支謙譯出的《大明度無極經》劉娟、西晉竺法護所譯的《光贊般若波羅蜜經》、前秦竺佛念等譯出的《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鈔經》五卷。後秦著名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也曾於408年完成翻譯此經,名為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》,共十卷二十九品,俗稱《小品般若經》、《小品經》。唐朝的玄奘所譯的《大般若經》共計六百卷,分成十六會,除了重譯上面所提到過的《小品》和《大品》外,還包括了佛陀在王舍城鷲峰山、給孤獨園、他化自在天王宮和王舍城竹林精舍等四處講法時的全部般若經。之後宋朝的施護還翻譯出《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》二十五卷。

意義

該經在印度較為流行。相傳瑜伽行唯識學派鼻祖彌勒菩薩,根據此經義理撰成《現觀莊嚴論》,來闡釋此經的實踐行證之道。陳那菩薩則根據該經第四會撰成《佛母般若波羅密多圓集要義論》,總數該經的主旨。中觀派創始人龍樹曾註疏解釋此經,而成《大智度論》,來闡釋該經所表達的性空實相的義理。漢傳佛教方面,三論宗的主要典籍《中論》、《百論》、《十二門論》皆繼承此經旨意。經過多位佛經翻譯家的傳寫講述後,般若學逐漸開始流行,《大品》、《小品》、《金剛般若》、《大智度論》、《中論》、《百論》等使般若學發展到一個高峰,使之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較為主要的佛教理論。

內容

大般若經分為九部十六會:

1.上品般若(大般若經第一會):第1卷至第400卷

2.中品般若(大般若經第二三會):第401卷至第537卷

3.下品般若(大般若經第四五會):第538卷至第565卷

4.天王般若(大般若經第六會):第566卷至第573卷

5.文殊般若(大般若經第七會):第574卷至第575卷

6.那伽室利般若(大般若經第八會):第576卷

7.金剛般若經(大般若經第九會):第577卷

8.理趣般若經(大般若經第十會):第578卷

9.六分般若(大般若經第十一至十六會):第579卷至600卷

鳩摩羅什所譯的金剛經實際上是大般若經的第九會。

《大般若經》十六會,可以分為三大類。 前五會是第一類:前三會內容與古說的《大品》相同。四會與五會,是古說的《小品》。第一類內容都有共同的部分,是同一原本的分化。中(六 ~ )五會為第二類:這是彼此不同的五部經。後六會為第三類:這是從般若法門的立場,將六波羅蜜多分別的集出來。

 

按下列 維基百科網址,閲覽 大般若經簡介全文: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大般若經

 

按下列 美國佛教會電腦資訊庫功德會藏經閣網址,閲覽 大般若經文:

http://www.baus-ebs.org/sutra/fan-read/008/0220/index.html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