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簡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節錄自: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)

圓覺經,大乘佛教重要經典之一,全名《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》(梵文:Mahāvaipulya pūrabuddhasūtra prassanārtha sūtra),唐代罽賓沙門佛陀多羅 (Buddhatrāta) 於693年 (長壽二年) 譯於洛陽白馬寺。此經譯者的生平事迹不詳,因此有學者懷疑此經並不是由印度傳來,而是在中國寫作。

內容:

全經一般分作序、正、流通三分。共有十二章,主要內容是釋迦牟尼佛回答文殊菩薩、普賢菩薩、普眼菩薩、金剛藏菩薩、彌勒菩薩、清淨慧菩薩、威德自在菩薩、辨音菩薩、凈諸業障菩薩、普覺菩薩、圓覺菩薩和賢善首菩薩就有關修行菩薩道所提出的問題,以長行和偈頌形式宣說如來圓覺的妙理和方法。此經在《開元釋教錄》中被列於大乘「修多羅藏」,後收入華嚴部。

歷史源流:

此經是唐、宋以來天台宗、賢首宗、禪宗等盛行講習的經典。最早提倡此經的是華嚴宗五祖圭峰宗密,他為此經作了七部註解,著名的有《圓覺經大疏釋義鈔》、《圓覺經略疏》、《圓覺經略疏鈔》。

考證:

因為早期經錄皆未提及此經,胡適、呂澂兩位學者認為此經並非由印度傳來,而是中土高僧所作,時間約在西元7世紀與8世紀之間。

但也有其他學者認為此經是由印度傳來,但可能是私人譯經,不是奉詔而譯,因此未被列入早期經錄。

 

按下列網址,閲覽全文: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9C%86%E8%A7%89%E7%BB%8F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